从科学角度看,任何时代都有尽头:公元前11世纪中期,青铜时代结束于战国的礼崩乐坏。1958年1月7日,蒸汽时代结束于第一个蒸汽机头博物馆的诞生……试想一下,信息时代的没落又将是什么样子?信息常常和文化、交流、意义相绑定,而在现实中,信息世界也开始像现实一样开始充满冲突和暴力,我们的思想净土该何去何从,抱着这样的疑问我写下这片科幻短文,想借此引发诸君的探讨。


现在,碎石旷野尽头/

穿过蒲苇之海/

她领着我们的/

青铜街巷/

那里,我躺下并向你说话/

以剥去皮的/

手指。——《西伯利亚》

他抬头,新世界耀眼的太阳光被巨大的白色石像所遮挡,他得以看清周围的建筑。

从远处的地平线延伸而来,在几近无限平坦的白色荒原上,矗立着一排又一排大型雕塑,每一个都有金字塔那么大,形状抽象晦涩。以压迫感极强的俯视的角度望向大地,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每个检修周期这里都会多几座雕像出来。

立在他面前的这一座雕塑格外不同,它处在所有雕塑的尽头,无法认知,言语难以描述形态,看上去像一枚低矮的星状环,有着纱线质感的表面,一根白色线缆环绕着星环,从中间的圆柱体穿出,最后扭曲方向,笔直伸向天空。这让他联想到战争时那些埋藏在废墟下的死者艰难伸出的手臂,或者卡夫卡描述的奥卓德克。

这样想没有什么不妥,这里就是墓地——

文明的墓地。

他走上前去,抚摸立方体基座,无比的平滑,没有任何阻力。几乎在触碰的同时,他就阅读并理解到了碑文。

“诗”

这是诗的碑文,镌刻着从古至今的无数诗作,他喜欢读这些诗,每次读诗,他都有一种得到理解的感觉。

这些诗歌种类很多,有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的诗文,甚至有非洲国家的诗文。显然“国家”这个说法已经过时了,这个概念早在数亿个周期前就覆灭了。再也没有国家的对立,人类通过另一种方式达到了“统一”。

不知道只剩下思想的人类能否算作人类,他总这样想着。

他撤销了场,周围的一切在瞬间粉碎飘散。当然他们不会消失,如果他愿意,随时可以把他们建造回来。

几乎每个维护周期,他都要来这里一次,这片白色荒原又被称为等待区域,掉线的人们可以在阅读信息的同时等待检修。检修完毕后,他们就又能连接上世界网,进入线上状态了。他之所以来到这里徘徊,是为了等待连上世界网的那天。

战后,数百万个维修周期以来,他没有一次连上网,但他确切地了解他人的存在,因为白色荒原的墓碑数量一直在增加,这说明人类依然在进化和毁灭。

切出状态栏,他不再尝试链接,并且调试到离线模式,回到了他自己的离线世界。

那是一片深沉雾霭所笼罩的苔原,他赤脚缓缓踏入仅仅淹没脚踝的溪水中,躺下,陷入无梦沉眠。

搁浅般

战争还是如他所料打响了。

和平是那么短暂,即使在电磁波的净土仍然避免不了疯狂的本性。他们知道这场战争永无止境,也不会有人真正死去。但就算没有人能够真正死去,但在无限次感受死的同时,他们的心灵,也再也不会充斥人性了。他们失去自我认知他们失去信念和意识他们成了服务器的垃圾。

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阻碍带宽。

记忆中那天他在黑色布满电子尘埃灰烬的战场像鬼一般游荡着,仍然不断收集死者的记忆贮存器,把它们一并装进黑袋子,拿到中央城恢复出厂设置,制造一次“出生”。战争需要士兵,而士兵是永无止境的。

抬头,他看见的是永恒不变的虚假的蓝天白云。

他曾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底层职员,成千上万的人和他一样走投无路。

依然记得脑机接口刚发明的时代,信息的发展一片大好,但世界的生育率已经突破新低,政府勉强靠编造普查数据来安抚群众。人们互相不信任,住房紧张,棚户泛滥,暴力时有发生,像他这样的人每日供电仅有两小时……

和ENIARK签订合同后,他毫不犹豫就踏入实验舱,链接脑机接口,沉睡而去。如果不这样做,第二天催债的家伙也许就会打断他的腿。

刚来到这里,他浅显的以为一切都会和谐下去。和周围人一样,他们都来自底层,互相体谅,更何况这里拥有无限的资源,无限的时间,有着无限的生命。这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世界。

虽然是电子营造的虚伪世界。

但即使虚伪,带给他们的幸福却是真实的,比起现实他们确实更喜欢多巴胺带来的快乐。以至于在数百周期后,有人甚至忘记了过去,以为这个世界才是真正真实的。

固然有人发声,但他们大部分被当作骗子,有的甚至被放逐到信息荒野——一个空无一物的平原度过无限的空虚时间直到崩溃。

数万个周期后,没人再记得自己从哪里来,他们多少都被重置过一次,这里也许成了真正的现实。在过去的数万周期,居民不断增加,变量也不断增加。

但好景不长。

崩溃时有发生,大家开始躲避社交,放逐思想,大家纷纷下线,回到属于自己的世界的犄角旮旯。

白色荒原几近荒废,再没有新的居民迁入了,现实中还有真正的人类吗?

这里越来越像现实了,他好像又回到了以前作为不起眼的底层员工的时候。他看到某些熟悉的东西正在增长。他知道人类数世纪建造的某些桥梁,那些称作意义的桥梁正在崩塌,他看见人们堕入虚无。

和以前没什么区别,人类从海洋走上陆地,从陆地又再次跌入海洋,如同从虚无诞生,最后回归虚无。

幸福结束于战争开始的一刹那。大规模的居民开始毁灭自己的记忆贮存器,同时也掠夺别人的记忆,把他们不断放进中央城区的重置机器里面粉碎又粉碎,信息开始毁灭了,那曾是能证明人类存在的最后事物。谁能想到,没有了时间的衬托,那些所谓的意义是多么不堪。

他曾经看见一个少年狂笑着搜寻着躲在棚户的人,一旦抓住就粗俗的抽出他们的记忆贮存器,像狼犬一样红着眼冲向中央城区焚毁。

像群鲸搁浅,数据和信息开始大规模消失。记忆和文化,他们最终像小溪汇入江河汇入大海,来到那里——

白色荒原的雕像越来越多了。

在目睹战争后他仓促断开与世界的链接,但之后就再也链接不上了。

如果一个人不想交流,那么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交流,长此以往,即使他想交流也失去了这个能力。

再一次,他踏上白色荒原。

最后一座雕像仍然沉默着矗立在这里,没有其他雕塑增加,信息的跌落已经停止了,线上世界已经空无一物,像一个死去的梦。

战争已经结束了。或者也可以说,信息时代的终点就在眼前?

墓地修缮完毕,继人类肉体湮灭之后,人类的思想也迎来了终点。

他无力地靠在雕像底座上,关掉意识开关开始强制睡眠。

出乎意料的他做了一个梦,这是从无仅有的,也许放大到全部新人类,也没有人做过梦。那是一个关于开始和结束的梦,一个长达四十五亿年的长梦。

他梦见了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他梦见了爱与友情,他梦见了恨与悲哀。

他梦见那次创造万物的爆炸,那次使星球旋转的爆炸,那次生命繁衍的爆炸,和最后一次他正在经历的爆炸。

他梦见自己的出生,他正在襁褓啼哭,这时他笑了。梦中幸福的微笑。

他也梦见了白色荒原上空无一物,远方有线太阳群照耀大地熠熠生辉,这是他刚到新世界的模样。

是的,自己什么也没带来,什么也没带走,这样就好。

他俯下身子,亲吻大地长久。

无法再分辨现实和梦境,也没有必要,如果能在梦境看见幸福,对他来说是不是真的已经无所谓了。

意识快要消失了,作为第一批移民,他没有像其他人重置过一次,人脑的极限快要达到了,很快他将无法思考,但他很平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他微笑了,恍惚中被照耀着,他看见了线太阳群,那个无限理解包容同情温暖炽热的所在。

“我们将会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

火熄灭了,世界逐渐浸泡在黑暗中,剩下沉默的灰烬散发一点余热,等待下一个生命把他点燃,信息时代结束了,人类的时代也结束了。

白色荒原上,诗文雕塑边缘多了一句碑文,那是一句诗:

在那里/

没有人类的地方/

依然有歌/

在唱

——保罗.策兰《线太阳群》

点评:信息时代的没落将是什么样子?我们的思想净土该何去何从?带着这样的疑问,作者展开丰富而大胆的想象。文明的坟墓白色荒原、无法认知与形容的雕塑、湮灭肉体只剩下思想的人类、可以瞬间粉碎又随时建造的世界……这些非现实的形象和场景营造得真实而合理,展示了作者非同一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保罗.策兰的“线太阳群”这个意象的引入,赋予作品更多意味与温度,即便是毁灭也终归昭示着希望。(点评教师:曹诗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