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这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10月27日,政治组开展集体备课会,学报告、强思想、促干劲,围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政治教育实践开展研讨。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杨芳老师表示,思政课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基因,化为血液,变成行动;突出政治学科的思想性、政治性、实践性、综合性,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教师们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求真务实、振奋人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如何学懂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学生知晓青年人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走深走实政治教育实践,老师们从三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一是教育者先受教育。挖掘校内外有效资源、集体备课研讨与个人自学三结合,学懂弄通悟透,要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定不移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立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注重课程衔接融合。李燕鸽老师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代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和新高度,具有丰富理论内涵。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充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让学生们深刻领悟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黄小莉老师结合高三学生学习实际,提出在高三复习中渗透二十大的有关精神。
三是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黄家军老师认为,要在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及其精神的基础上,将报告内容和学生们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连接,选择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例如讨论交流、影视观看、社会调查实践等。吴锋老师分享在课堂采用了“视频+讲解”互渐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学习报告产生了浓厚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