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进理想课堂构建,切实提升深度学习能力,反思并解决12月月考中高二年级学生作文中的问题,12月27日,曹诗芹、伍红春名师工作室组织开展了“作文教学专题同课异构”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副校长吴爱铭老师和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参加活动。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此次“同课异构”,以12月月考作文为出发点,立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积极为作文教学寻找突破口。曹诗芹老师和刘军华老师风格各异,侧重点也略有不同,但精彩纷呈的课堂,充分显示了两位语文教师的教学魅力。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刘军华老师主要强调在多则作文材料中的审题立意。刘老师的课亲切自然,本课教学中,他以一则社会新闻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刘老师从不同类型的组合材料出发,通过具体实例和有针对性的练习,引导学生总结立意方法。最终,刘老师与学生们一起总结出了求同法、存异法、互补法三种实操性极强的立意方法,为孩子们打开了立意的思路。

曹诗芹老师则根据学情,准确地抓住了作文教学中的“痛点”问题——如何精准审题、如何建构有效的论证,引导学生与命题者对话、与自己对话,使学生在反复的对话和追问中走向清明。曹老师从简单生动的故事入手,迅速使学生明晰事实判断、因果判断、价值判断之间的区别。继而从《过秦论》《阿房宫赋》等课文链接到高考作文题目,再次强调审题三问,使学生建构起和命题人之间的对话桥梁。在与自己对话的环节,曹老师则从图尔敏论证模型出发,以理论为剑,破开论证之冰,促使学生在反复追问中建构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同课异构的魅力所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构想,两位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娴熟的教学技艺给大家展现了异彩缤纷的课堂。
课堂结束后,曹诗芹老师和刘军华老师首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教学设计的思路。而语文组的老师们也对本次同课异构提出了自己的评价与想法,不虚美不掩瑕,说出自己最真实的看法。伍红春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用心,强调两位老师虽各有侧重,但都坚持了因材施教、因生施教的原则。王小晓老师、余炎老师、郑军倩老师也分别针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思考。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两位老师敢于直面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痛点和难点,勇于尝试,为语文组的作文教学打开了全新的思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本次同课异构课堂展示和研讨交流后,曹诗芹名师工作室将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力促在研磨路上且问且思且探,向着青草更青处漫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