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有品质的课堂才会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收获更多。新学期开始,化学教研组迎来了宜昌市教科院视导课活动。9.16号,我校高一化学备课组望雪丹老师和高三化学备课组老师郑海星老师作为代表分别主讲了视导课,全体化学教师在会议室316积极参加听课、评课。

两位青年教师积极准备,经历了前期试讲,在课堂上为老师们展现了精彩的教学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听课结束,所有教师一起开展了充分地评课议课会议。

会议开始,两位老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课堂设计思路并分析了本节课的优点与不足。随老们积极评课,给出了中肯的改进意见,希望两位青年教师能提高自我认知水平,迅速成长。两位老师在教学上都采用了课堂导入的方式,但是课堂导入的设计的意图是否与课堂紧密相连,这个问题是两位在今后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恰到好处的把课堂知识序和学习序体现出来,从而达到设计的目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把握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更多的互动,这就需要老师的课堂设计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逐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按学生的认识层次形成生成性的课堂。课堂的效果来自于学生的反馈,解题策略的归纳、课堂小结与及时的巩固练习是课堂质量的保证,所以课堂环节的完整性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步骤。

会议最后,吴爱铭副校长结合“深度学习”与老师们分享了他对课堂教学教学的理解。

课堂教学应指向学生、学科核心、高级思维,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理念。导入应起到统领作用,中间环节要达成解决关键问题、发散思维的目的,总结要有评价性生成,建构成功分享体验、暴露课堂学习问题。青年教师要善于整合,聆听建议,有品质的课堂是智慧的结晶,是年长教师“传帮带”经验的沉淀,努力学习,敢于面对不足,那么每一位老师的课堂都会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