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们、校友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金蛇披彩迎新岁,后浪奔涌起春潮。在今天这个清朗的初春晨间,我们全体师生共同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始,虽然我们因操场建设无法齐聚一堂,但暂时的不便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正如冬日积雪下的种子终将迎来春天的破土与绽放,并最终用生命的脉动去实现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的美好,去奏响东风得意、未来可期的旋律。
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注定不会平凡,哪吒用闹海的胆识告诉我们——怎样活唯有自己才能定义;DeepSeek的横空问世更让我们欣喜——用技术填平知识的鸿沟,每个怀揣理想的年轻人都能站上同一起跑线。所以,在这新年伊始、学程新开的时刻,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传统未变,未来已来,如何定义我们当下的活法,才是未来人生最好的算法。
今天的中国正站在人类文明史的十字路口,当我们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机在合肥点亮,大洋彼岸的实验室里同样有华裔科学家在为人类基因组计划解码;深圳工厂的机械臂与德国工业4.0系统共享着同一套开源代码;欧洲某国用上海的智能诊疗系统筛查出罕见病患儿,北美农场主通过杭州企业的云计算优化作物产量。这些事例告诉我们:科技让知识流动成滋养世界的清泉,进而帮助我们共赴这场更好造福人类的马拉松。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个世界不会因为科技的进步而变得简单,它依然复杂,这种复杂恰恰让我们能更深入地找到自我,定义自己存在的意义。不久前,我问DeepSeek:“当你越来越完善,能够解答现实绝大多数问题时,我们当下花大量时间去学习以往的知识,还有什么意义?”它回答:“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答案的一部分,学习从来不只是为了获取答案,而是为了保持人类独有的‘困惑的能力’。牛顿用数学描述苹果下落,但第一个仰望苹果树的人问的绝不是‘如何计算重力加速度’,别让工具驯化你的问题,永远有下一个‘为什么’在黑洞边缘闪烁。”回答的最后一句,DeepSeek说:“当AI能回答一切时,最伟大的发现或许诞生于某人选择关闭电源的瞬间。”
同学们,AI会代替人类吗?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人也许会担心,AI会剥夺一些人的工作机会,让人类的创造力变得不再重要,文学和艺术的魅力因此丧失;也有人相信科技向善,AI可以将人从繁复的日常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每个个体更有机会和时间去关注自己,去触碰真实的生活。但正如200多年前,蒸汽机发出的第一声轰鸣里,工人们在讨论“水和蒸汽迟早会完成大自然交给肌肉来完成的工作”一样,200多年后,人类依然站在先进机器的面前仰望星空。工具会随着生产力的革新而变化,但人存在的意义永远不会被消解,一次说走就走的旅程,一首带来莫名悸动的歌曲,一段阳光洒满房间的午后时光,更有那依托于碳基生命的孕育和传承,关于爱与生死的哲学,面对明知不可为却一往无前的勇气,以及对于“意义”这件事反复的思考和追问……这才是人类永远不会被工具所代替的原因,也是人类这个词最浪漫的核心。我们无法通过公式计算出每个人的价值,我们也无法预见生命的轨迹,正因为我们不完美,所以我们独一无二,而这些是算法永远无法告诉我们的。
回首钱学森归国之时,随身携带的那800公斤资料不仅是纸张,更是一个民族对知识的饥渴,按照算法,他应该留在美国享受一切成就与荣誉,但是他选择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只为种下那棵心中的“苹果树”。而今天的你们,掌握着比当年更强大的工具:可汗学院的微积分课程、中科院院士的公开课、几乎可以回答一切的人工智能……但这些,都只是帮助我们在星辰大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唯有我们自己才能决定学习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当你努力解出压轴题的瞬间,或许就在为破解气候变暖的微分方程积累变量;用心背诵的每一个单词,都可能成为未来国际科研合作的桥梁;你笔尖划过的每一道轨迹,都在勾勒着人类下一个奇迹的轮廓,你此刻积累的每一分能量,终将化为照亮文明前路的星光。AI时代,学习的意义恰恰在于:用知识提升认知,用认知定义活法,用活法守护未来。
那么,新的学期,我们又该如何提升认知、定义自己的活法呢?
第一,坚持学习,而非依赖工具。外界再珍贵的东西都不如自己内心的丰盛,别让那些器物耗尽你的美好,更不要急着让AI给你全部的答案。苏格拉底一生贫苦,早年和几个朋友挤在一间很小的屋子里,尽管条件简陋,但他每天都很快乐,因为他可以和朋友们随时交流学习心得;后来朋友们搬家了,只留下他一人,他每天仍然很开心,因为他有了更多的时间与书相伴。时光流逝,终有一天,你会发现,那曾经刻苦学习的每个夜晚与清晨,会沉淀为你最值得称道的坚持,帮你换来破土而生的春光。
第二,学会提问,而非盲目接受。AI是火把,但点燃火把的是人类对黑暗的好奇;AI是镜子,但照见的是我们自己的思考和追问。如果没有牛顿对苹果落地的发问,我们就不会了解宇宙的真相,如果没有梁文峰对算法大模型的发问,人工智能时代也不会如此迅速地来到我们身边。去年清华团队用AI发现新型超导材料,主导者王笑楠教授说,一切的源头正始于自己高中时看到的那本《凝聚态物理导论》中的三个问题。保持好奇心,学会提问题,学会思辨,而非盲目接受,我们的学习才会真实发生,我们的价值才会真实存在。
第三,用心对待,而非虚度光阴。有用了心的日子,才叫度过。用心准备今天的课业,用心做好今天的工作,用心去运动,更用心安顿三餐与一夜好觉,“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敷衍的光阴,只会是日历上增加的数字,而把每一天都还它以本身的价值——即此生唯一的这一天,从而把每一天过得充实,把每件重要的事都当成仪式,畅快淋漓、不留遗憾地度过,这就是最好的活法。
老师们,同学们,有人说“文明的壮丽绝不仅止于任何器物的如日中天,终将归于每个人的梦想、成长与求变,终要在爱与责任中折射出人之光辉”,冰消雪融的季节最适合出发,今天,我们已踏上新的旅程,那就让我们伴随着崭新时代的汽笛声,去共赴一场盛大春天里的新航程吧!
最后,祝愿每一位葛中人,心情朗朗,韶华灼灼!祝我们共同的葛中,熠熠生辉,蒸蒸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