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枯燥的门槛,不负春光,努力学习

高二年级主任  陈福超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 经过短暂的清明假期,我们又返回了美丽的校园,上周二,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此时节
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对我们来说,也是一年之中读书的最好时节。上上周精彩的球类运动会结束了,上周校园恢复了平静,书声朗朗的晨读,教学相长的课堂,高效专注的自习,这一切都感觉很好,这就是校园该有的样子。但从上周值班情况来看,少数同学还是静不下心来,心态浮躁,因此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跨越枯燥的门槛,不负春光,努力学习”。

同学们接下来的生活是平淡的学习生活,每个人都要承受淡淡的孤寂与失落,承受挥之不去的是枯燥与沉寂。努力学习不是一个跌宕起伏、激动人心的过程,而是一个枯燥的过程。枯燥乏味的训练,是持续不断地输出,是疲惫时的“再多坚持一会”,是更多一点的执行力,是做不完的数学题,解接不完的方程式。我们要开始学会承受没有笑点、没有兴奋、没有生动的言谈方式,我们要让自己越过枯燥门槛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

是的,枯燥是一个门槛,是为不学无术者、浮躁者、消遣者设置的障碍,越过这个门槛者,才能慢慢获得愉悦。精彩,不是一个被动获得的结论,不是让别人“喂养”,一下子就提起你的兴趣,而是在孤独静观、克服枯燥后“先涩后畅”,习得新知,解开困惑。

远追历史,经得住枯燥,耐得住寂寞的先贤不在少数。孔子和弟子的车辙碾过大半个中国,木车老旧,思想犹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何曾以热闹为先?近揆当下,甘于坐冷板凳,书写人生的榜样无处不在:黄大年投身研究,无愧于“科研疯子”,樊锦诗献生热爱于敦煌,终成“敦煌的女儿”。枯燥并不是无趣、无意义的代名词,枯燥的意义,在于坚守与传承,热爱与深沉。枯燥实为一种淡定从容的人生态度,其朴实无华的内核,实乃滋养生命的源源养料。因此,接受枯燥,并非与生活妥协,而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态活出别样的精彩。

怎样才能越过这道门槛呢?首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意识到枯燥的价值,沉浸其中找到乐趣。爱因斯坦说过“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努力,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我们的未来取决于我们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因此目标要增值;其次,习惯要增值:人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好的习惯成就一个人,坏的习惯毁掉一个人;再次,时间要增值: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一分一秒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能汇聚起磅礴的力量。希望同学们都有清晰而坚定的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珍惜每分每秒的时间,沉浸式学习,成就自己。

上周六下午,一场“点燃激情,赢在高考”的励志演讲,吹响了2022年高考总攻的冲锋号角,点燃了全体高三年同学的激情斗志,现在离2022年高考只有50多天的时间,让我们一起为高三的同学呐喊加油,愿你们咬定目标、坚持拼博,永不放弃,期待你们金榜题名!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