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年的十二月四日,也就是本周六,将迎来我国的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对于这个日子的到来,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明明是这样一个年轻的节日,明明我们从未有过具体的庆祝活动,但我们却从未对它的到来感到陌生与惊异,这是因为我们未对这个节日加以重视吗?不!在我看来,其实是因为,“法”的种子,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深埋入我们心头。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法是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得以立足之根本。商鞅徙木立信,以增强法律之公信力;韩非子有言:“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王安石坚信:“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时间流转,朝代更迭,不变的是我们对于法律的重视和对正义公理的追求。纵观我国的宪法发展史,从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意义的《共同纲领》,到现行的1982年宪法的2018年修正版,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时代在变更,社会在进步,而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却可以随着法律代代相传,永世留存。
法,即规则,法是0为我们的行为画出的边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的住着一个“张三”,但正是因为有法,有边界,我们才会让心中的正义压倒贪欲,让超我战胜本我。更多的时候,法不是远在天边的启明星,而是近在我们眼前、让我们避开歧路的一柄小小手电筒。诚如罗翔在2020年百大主颁奖词上所言,他的视频之所以能受到大家的喜欢,拨动大家的心弦,其实是因为我们被自己心中的正义感所感动。作为个人,我们自身的价值在社会的传承中得以存续。因此,我们要坚定地做法律的维护者,守法的践行者。
苏辙曾说,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正是因为法律离我们如此之近,我们更不能对自身有一丝懈怠。当下小雪时节已过,时间正一步步走向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候。但我们仍能看到同学们坚强地与被窝斗争到底,在清晨的第一声鸟鸣中整理好自己的着装,投入到校园第一缕阳光的怀抱中; 亦不乏有同学在跑饭的生存斗争中落后一步,却依旧打消插队的念头,走到队尾等候就餐。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自己分内之事,但我向你们保证,做好这些小事的你们,真的很美!因为对我们而言,守法的最好方式就是遵守校规校纪,并在这个过程中明确与坚守自己的底线,培养我们的法制意识。当我们迟到想偷偷溜进教室时,不妨掂量一下内心的戒律与一时的批评孰轻孰重;当一声声轻言轻语打破自习的宁静时,还请思索一下自己的底线与此刻的笑语何为根本。
对于我们身边的乱纪现象,我们也不能逃避去制止的责任。成功的管理艺术所依赖的,其实是在一个充满偶然性的环境里,为自己的活动确定一个理由充分的成功比率。 从这句出自卡斯特的警句中,主动去为自己创造法制环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世间少有出淤泥而不染之恪守,而常有不得不被淹没在污秽中的无奈。若我们人人出一分力,我相信一点点违法乱纪的插曲一定湮没于同学们明亮的笑容之中。
生活有“法”才更美,莫忘心中正义,让法律与你我“零距离”!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