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1-22日,由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葛洲坝中学承办的宜昌市2022年高中语文“素养课堂”现场教学竞赛活动成功举办。来自宜昌市各县市区的14位优秀教师经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参加了本次素养课堂竞赛现场课决赛。他们同台展技博艺,呈现了一道道“味美鲜香”的素养课堂“大餐”。参赛教师以其先进的课改理念导航,凭借优秀的个人学养启智,在课堂上引领学生的素养尽情绽放,师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双向奔赴,催生出语文课堂教学的绚丽之花——精彩生动的“素养课堂”。

经评委现场评分,葛洲坝中学艾超鹏、宜昌市一中刘师爽、夷陵中学杨双琴、枝江一中刘曾珍、宜昌外高李恋恋、长阳一中任莉娟、当阳一中邹先容等7位选手荣获赛事一等奖,金东方高中王雪婷等7位选手荣获二等奖。评委和观课教师同时高度肯定了葛中学子的课堂表现,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调动“读写画演”多维能力全情投入,展现了葛中新一代学子勤学善思的饱满的精神风貌。

葛洲坝中学 艾超鹏老师授课内容——《家乡文化长江峡江号子访谈提问指导》

宜昌一中 刘师爽老师授课内容——《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群文阅读

夷陵中学 杨双琴老师授课内容——《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

枝江一中 刘曾珍老师授课内容——《登泰山记》

宜昌市外国语高中 李恋恋老师授课内容——《忘忧旅行团》

长阳一中 任莉娟老师授课内容——《故都的秋》《我与地坛》联读

当阳一中 邹先容老师授课内容——《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

专家引领助成长,深思笃行促提高。22日上午,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蒋红森做了《形成“群意识”,推进“群学习”》的专题报告。他强调,语文教师应当学在书斋,行在课堂。一方面,广大语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在重视整本书阅读和群文理解理念的两大要素之下,将教学实践落实到和学生的讨论环节以及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事业中。另一方面,课堂内外的备课和上课内容要具有前瞻性和反思性。整场报告高屋建瓴,既有示例说明,也有理论高度,博得在场观众的掌声不断。

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蒋红森作报告

评课环节由夷陵中学万永翔和三峡高中刘艾国两位评审组长担纲。两位特级老师都肯定本次赛课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个人素质都很优秀;都能够基于情境恰当设计语文实践活动,以生为本,眼中有生;都有大单元群文教学意识,都很注重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14节课展示了宜昌高中语文课改13年来的最新成果,激发了我们对宜昌高中语文的未来的更美期待。万永祥指出群文教学不能回避更不能排斥单篇教学,反而要更加重视和研究,找到单篇教学和群文教学的平衡点;刘艾国则提出了自己的七点思考,涉及教学设计、学习方式、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引发与会者的共鸣和深思。。

湖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刘艾国评课

湖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万永翔评课

湖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宜昌市教科院高中语文教研员李伟杰作总结发言。他立足当前全国语文教改的大背景,高度肯定了“群思维”的重要性。他认为,青年语文教师发展同样需要融汇“群”理念,所谓“君子乐群方能乐学”。青年教师要勇于参加课程竞赛,在群体讨论和交流中提升个人素养,带着思考去观察别人或自己的课堂,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并不断打磨课堂,精益求精,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从遇见到发现”,把随堂课上成研究课,把研究课上成优质课。他高度评价此次赛事:“在本次决赛的课堂上,我们不仅听到学生们如沐甘霖、拔节生长的声音,也听见了宜昌高中语文年青一代无畏前行的进军号角。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我心甚慰。”同时他对葛洲坝中学本次活动的筹划、安排以及学生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湖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宜昌市教科院高中语文教研员李伟杰总结发言

评委与参赛选手合影

一场教研盛事,多个团队凝心聚力,一批新秀崭露锋芒。历时两天的“素养课堂”盛会,不仅使教师们在教学方面得到了磨练和提升,同时也营造了各学校教师互助互学、交流研讨、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良好氛围。师生“自觉、自主、自在,共赏、共振、共鸣”,脚踏实地,行稳致远,素养课堂的绚丽之花就能时时处处绽放!